欢迎大家关注本账号“暗读历史”,同时也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在评论区积极留言和讨论。您的每一句建议和认可,都是我不断前行、持续进步的最大动力。
孙毅,中共开国中将。
这位将军的一生中,发生过许多耐人寻味的趣闻轶事。比如他因为留着胡须,一度被误认为是蒋介石……除此之外,他身上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趣事。
今天,我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孙毅将军的传奇故事。
这段故事和孙毅将军的外孙有关,但要讲清楚,还得从几十年前的历史说起。
1935年11月。
此时,红25军和红27军刚刚接到命令合并,组成了红军第15军团。同时,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,恢复了红军第一方面军的番号,下辖两个军团:
展开剩余88%第1军团和第15军团。
当时,原红3军团被编入红1军团的第4师,而孙毅也被中央任命为第1军团的教育科长。
就在这次合编刚刚完成之际,蒋介石迅速调动兵力,展开了大规模进攻。
红军刚刚合编,尚未站稳脚跟,蒋介石便调遣东北军5个师分5路向陕北革命根据地发动猛攻。
毛主席得知情报后,立即布下埋伏,计划用“口袋阵”将敌军围困后歼灭。
这场战役就是著名的直罗镇战役,其胜利意义非凡!
正是这次战斗的胜利,促使党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以“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”的名义,准备东渡黄河,推动更广泛的抗日运动。
孙毅接受了重要任务,负责指挥渡河部队,试探能否顺利东渡黄河,但这绝非易事。
孙毅亲自挑选了熟悉水性的年轻战士,开始了紧张的渡河行动。为了确保渡河时的安全,他还在山顶架设了防空哨,一旦敌军来袭立即鸣枪警报并隐蔽。
罗荣桓对此颇为担忧,询问孙毅:
“政治部的人很多,能不能集中力量,尽快渡过去?”
孙毅满怀信心地回答:
“完全可以。”
看得出孙毅对这项任务压力不大。果然,在他的严密组织下,渡河行动顺利展开。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力拼搏,政治部60多名人员全部成功渡过黄河。
东渡黄河后,孙毅并没有稍作休整,立即投入战斗。他率领警卫连在山西孝义一带展开反击战。虽然部队实力有限,但孙毅灵活运用战术,最终取得了东征战役的胜利。
东征战役持续了75天,不仅扩大了红军兵力近万人,还筹集了30万元资金……
这是一场举世瞩目的辉煌胜利!
到了5月初,东征部队全部返回陕北,紧接着,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又下达了西征命令,孙毅随军团继续作战。
西征的主要任务是:
消灭马家军,接应红二、红四方面军北上。
陕北的靖边、定边、安边三边地区是回族聚居地,拥有独特的民族习俗。孙毅了解到后,亲自召开会议,详细讲解遵守当地习俗和纪律的重要性。
会议中,孙毅细致叮嘱大家务必尊重回民的生活习惯,争取民族团结,共同抗日,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。
他的讲话赢得了战士和领导们的一致赞赏。
为确保纪律严明及提升战士素质,孙毅表示将亲自带队进行军体操和野外训练,全力提升战斗力,为即将到来的西征做好充分准备。
彭德怀听闻此安排,感到非常满意。
部队很快开始强化训练,在孙毅的指导下仅一个星期便取得显著成效,随后部队准备进行演习,向领导汇报成果。
值得一提的是,演习开始前,军委突然发布通知:
毛主席邀请了一位美国客人,准备为部队拍摄电影。
许多战士对此感到疑惑,不明白“拍电影”到底是何回事。孙毅相对“时髦”,因为曾在平津大城市看过无声电影,至少知道电影的概念,但对毛主席请来的美国人如何操作,仍然一无所知。
演习当天上午,孙毅指挥部队紧张布置。这时,一位蓝眼睛、大鼻子的外国人背着摄像机在场地四处拍摄。
这位外国人正是著名美国记者埃德加·斯诺。
演习很快结束,斯诺完成拍摄后,坐在大院的长凳上休息,和彭德怀、孙毅等人闲聊起来。为斯诺翻译的是一位年轻同志,名叫黄华。
闲聊中,斯诺提议给大家拍张合影留念。
彭德怀连忙推辞,他不太愿意拍照,主要是担心照片流出被敌人利用。
大家听后都笑了起来,知道彭德怀其实是在开玩笑。
随后,彭德怀站起身来,开始召集大家拍照。他先招呼左权,然后是聂荣臻、陈赓、孙毅,最后还有参谋长聂鹤亭,六人一字排开,拍了张合影。
这段愉快的经历,孙毅万万没想到,几十年后竟会被他的外孙雷雷引发一场大笑话。
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:
斯诺拍摄完照片后,带着这张六人合影回到北平。他随后利用收集的资料和照片,在报纸和电台发表了相关报道。
斯诺的报道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国际影响力。
而这张六人合影,也被斯诺收入他的著作《西行漫记》中。该书一经出版,便引起轰动,几十年来多次再版,广泛流传。
时光飞逝,到了1979年。
此时,孙毅已是年近七旬的老人,因其卓著战功,曾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。退休后的他,主要在家照顾孩子们。
孙毅的小外孙雷雷,是个爱读书的孩子。一天,他偶然读到《西行漫记》,对这本书爱不释手。
突然,雷雷看到那张六人合影,照片下面标注了每个人的名字。雷雷指着其中一个名字——开国上将邓华——看着照片,发现这位邓华爷爷长得竟然和自己的姥爷非常相像。
雷雷疑惑地指着照片说:
“这是我姥爷!”
孙毅的女儿,也就是雷雷的妈妈听到后,仔细查看照片,发现这确实是她的父亲。她于是前往书店查询事情的真相。
书店工作人员联系了照片上的另一位人物——聂荣臻元帅,询问照片中到底是孙毅将军还是邓华将军。
聂荣臻非常肯定地回答:
“照片上留胡须的那位,就是孙毅!”
原来,斯诺当年出版这本书时,因为不熟悉照片中所有人,误将孙毅的名字写成了另一位将军邓华的名字。这个错误竟持续了40多年。
后来,书店主动纠正了这个错误。由于斯诺已故,由书店代为更正,终于还原了事情真相。
这真是一个别开生面的趣事啊!
根据平台规定,只有当您积极与我互动(点赞、评论、转发)时,才会被认定为铁粉。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欢迎点个关注,成为铁粉后,您将能第一时间收到每日更新内容。
发布于:天津市金领速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