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年代,对于我来说,是个充满怀念和无限遗憾的年代。它代表着我的青春岁月,满载着深刻的回忆。正如那句古诗所说:“子在川上曰:逝者如斯夫”,时间如流水般无声流逝,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怀念过去,珍惜当下。
在80年代,刚踏入社会参加工作时,我最喜欢听的歌曲之一便是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》。这首歌充满了希望与梦想,旋律里透着满满的朝气与动力,激励着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朝着更高的目标奋进。
那个时代的孩子,虽然物质条件相较现在显得简朴得多,但他们的快乐却是现在孩子难以想象的。那时,虽然生活并不富裕,但孩子们的笑脸和满足感是如此纯粹,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期望。而如今的孩子们,尽管物质丰富,但似乎失去了那种天真与快乐,成长的轨迹也已经发生了偏离,失去了简单的幸福。
展开剩余86%我还记得小时候,我们用竹子做玩具,把两根竹子剁开打个洞,用刀做成高脚玩具,简单又充满乐趣。我们还玩滚铁环、捉迷藏、斗鸡,甚至用香烟盒做纸画片。那时的岁月仿佛静止了,每一天都显得格外漫长,仿佛永远没有尽头。亲人的陪伴让一切都显得温暖而安全,那时的天特别蓝,水特别清,空气也格外清新。
小学时,我每天都自己从家里带凳子去学校,直到四年级才有了学校发的凳子。放学后,我们总有干不完的活,晚自习时常常是煤油灯在昏黄的光线下完成作业。我们用石块做小玩具,或者在课间玩铁环、滚玻璃球、捉迷藏,冬天总会冻得脚上起冻疮,那时的鞋子也经常被雪水湿透,但我们依然乐此不疲。
我的童年没有课本,只有手抄的学习资料。看到同学们有新课本时,我总是满心羡慕。那时候,衣服常常有补丁,鞋子也不再新,冬天穿着旧衣旧鞋走在冰雪路上,脚上冻得发痛,但我们依然乐观地面对每一天。
那个时代的工人,大多穿着厂里发的工作服,质朴无华。虽然生活艰苦,但人们心里却没有太多的压力,大家彼此之间真诚待人,没有今天的虚伪与尔虞我诈。那时的人们不懂得攀比,没有不怀好意的竞争,而是用自己的双手在艰难的岁月里拼搏着,虽然穷,但心灵却是富足的。
许多当时随手拍下的照片,如今回头看,竟成了珍贵的记忆。那时候的生活艰难,甚至有些困顿,但每个人脸上都是发自内心的笑容,充满了激情与希望。虽然物质匮乏,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格外真挚。现如今,尽管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,却似乎失去了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幸福。很多人面临生活压力,愁眉苦脸,缺乏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动力。
我从那个年代走过来,那段艰苦却充满乐趣的日子,早已成为永远无法复制的回忆。曾经我们用手工制作蜡烛、抄写作业单,在贫穷中度过了快乐的童年,而现在,所有这些已经成为了历史,永远也无法回到过去。
你是否还记得那些写作业的日子?我们一边写着作文,一边憧憬着未来,最后一行总是写道:“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。”现在,四个现代化终于实现了,而我们却不再年轻。那些日子,那种单纯的梦想,如今已经变得遥不可及。
在80年代,坐飞机出国旅行时,航空公司会为你免费提供茅台酒,那时候的飞机上还能抽烟。想当年,10块钱一瓶茅台酒,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,而那时许多农民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到10块钱。
回不去的岁月,回不去的童年,回不去的充实与简单。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。如今的孩子,背负着沉重的学业压力和各种各样的应试竞争,而我们曾经那种能够自由玩耍、无忧无虑的时光,仿佛成了另一个世界的记忆。
记得小时候,爸妈上街给我买东西,充满期待和幸福感。无论何时,父母都会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而努力,他们省吃俭用,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我们身上。那时的父母,哪怕自己生活艰苦,也总想着让孩子过得好,吃得好,玩得开心。天下父母心,父母为了孩子的幸福而心甘情愿地付出。
如今,看到三位打扮时尚的年轻男女在街头闲聊,那些曾经的青春岁月仿佛就在眼前。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印记,生活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风貌,塑造了不同的时代人物。
80年代,冰棍两分钱一支,冰糕五分钱一支。从1960年到1980年,物价几乎没有变化,邮票也一直维持在8分钱,直到1990年才有所调整。那时候的生活虽然简朴,但每个小细节都充满了回忆,曾经的一切如今只能停留在记忆中,再也回不去了。
在那个年代,孩子们没有学习压力,做完作业后就可以去玩,踩高跷、推铁环、踢毽子、打玻璃球。那时的孩子们跑得快,跳得远,身体强健,充满活力,童年的笑声一直回荡在空气中。
80年代的长安街上,人们出行多是骑自行车,公交车也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。记得在火车站,人们常常挤着上绿皮火车,那是时代的缩影,也是属于那个年代的印记。
而80年代的年轻人,穿着花衬衫、喇叭裤,脚踩尖皮鞋,头戴蛤蟆镜,手里提着日本四喇叭收录机,虽然青春洋溢,但在很多人眼里,我们却总被误解为“流氓”。那时的我们,或许就是那个时代的象征。
发布于:天津市金领速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