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7日,东海证券(832970.NQ)发布公告称,公司于2025年7月3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。经证监会查明,东海证券在担任金洲慈航(*ST金洲(退市) 000587.SZ)2015年重大资产重组独立财务顾问的项目中,出具的相关文件存在重大遗漏、虚假记载,在独立财务顾问业务中未勤勉尽责。
图片截取自公司公告
这起处罚案件的起因要追溯到十年前。2015年,金洲慈航以59.499亿元的对价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丰汇租赁90%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,东海证券担任该重组项目的独立财务顾问,持续督导期间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。
展开剩余77%然而,在担任独立财务顾问期间,东海证券存在多项违规行为。具体包括:未为尚未完结的持续督导工作重新指定财务顾问主办人;未审慎核查其他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;未保持职业怀疑,未对标的公司业绩承诺实现情况进行充分核查和验证。
后续事实进一步揭示了当年信披瑕疵的问题。自2018年起,丰汇租赁业绩急速滑坡并录得巨额亏损,引起监管部门关注。证监会立案调查后认定,该次并购在信息披露环节存在重大遗漏,且重组完成后的上市公司年报亦出现虚假记载与遗漏。2024年1月,中国证监会对金洲慈航、丰汇租赁及相关责任人开出行政处罚决定书。金洲慈航因连续年度亏损,于2020年被实施ST处理,并最终在2023年4月被深交所摘牌退市。
基于上述违规事实,证监会依据2005年修订的《证券法》第二百二十三条,对东海证券实施处罚:责令改正,没收业务收入1500万元,并处以4500万元罚款,合计处罚金额达6000万元。
面对这一处罚决定,东海证券表示,公司诚恳接受并将深刻反思,认真落实整改,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,积极落实监管要求,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,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的规范性和有效性,切实维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利益,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。
上市进程或受到影响
东海证券成立于1993年,前身为常州证券,2005年成为全国首批创新试点券商,2015年挂牌新三板,注册资本18.56亿元。公司下设14家分子公司、72家营业部,分支机构遍布全国主要城市。
从近年来的经营表现看,东海证券业绩周期性明显。Wind数据显示,2020年至2024年,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2.69亿元、14.28亿元、16.82亿元、6.50亿元、14.69亿元。其中,自营业务贡献了较多的业绩波动性,投资净收益从2020年的9.13亿元降至2023年的-0.33亿元,在2024年回升至6.90亿元,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更是在2.25亿元至-4.94亿元之间摆动。相比之下,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虽然相对稳定,但呈现下降趋势,从2020年的10.20亿元降至2024年的8.16亿元,五年间累计下降20%。
在这样的业绩背景下,6000万元的罚没款对东海证券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支出。Wind数据显示,2021年至2023年期间,东海证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.29亿元、1.54亿元、-4.92亿元,同比分别为-47.72%、-41.71%、-467.98%。2024年在A股市场交投活跃的背景下,归母净利润回暖达到0.23亿元,同比增长104.77%。按此计算,6000万元的罚款相当于2022年净利润的39%,相当于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2.6倍。
从资产负债结构来看,截至2024年末,东海证券总资产为536.44亿元,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96.38亿元,净资产收益率为0.24%,资产盈利效率有待提升。公司负债总额434.78亿元,资产负债率为81.1%。其中,应付债券76.67亿元,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34.33亿元,代理买卖证券款216.03亿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东海证券自2015年登陆新三板后,一直谋求转板A股上市。2022年3月,公司与中信建投签订了辅导备案协议,并于同日向江苏证监局提交了上市辅导备案材料,于3月15日获得受理。2025年4月11日,中信建投发布的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中提到,东海证券于2023年2月6日收到立案告知书,正积极配合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。
如今随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下发,对东海证券的上市可能存在一定影响。按照监管要求,发行人不得出现最近36个月受到行政处罚,且情节严重的情形,这对公司资本补充和业务扩张战略将构成掣肘。近年来业绩不佳等问题本已成为东海证券上市路上的障碍,本次处罚更是在合规记录上留下一笔。在券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,如何在规范经营与业务发展之间找到平衡,将是东海证券未来面临的重要课题。
发布于:上海市金领速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