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看到朋友圈好多家长发牢骚,说孩子一到夏天就蔫巴巴的,吃饭挑食还总感冒。其实老一辈总说“夏补阳气”,可现在的孩子谁还愿意吃药膳汤?上周我表哥家二宝发烧住院,医生也建议调整饮食,这才让我下决心研究夏天给孩子做点合口味的养生菜。
表嫂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熬鸡汤,说是补阳气,但孩子吃两口就推开碗。有次炖了三小时的老母鸡,结果娃边吃边嘟囔“咸死啦”。后来才知道,原来现在的孩子舌头都被各种零食养刁了,再怎么讲营养也没用。
正巧网上有篇专业文章说,中医的补阳方法得变通。比如泥鳅豆腐汤,以前都是咸口的,可以试试用淡酱油和蒜末提鲜。上周末我试做了这道菜,先把泥鳅泡面粉去黏液,煎黄了再加豆腐和小米椒。没想到孩子尝了块豆腐,居然把半碗汤都喝完了。
其实这些菜的做法不难,关键要会变通。丝瓜炒起来容易出水,以前我都是焯水挤干,结果口感发苦。后来学网上教程,先撒点盐腌十分钟再炒,水分少了还能保持脆嫩。那天炒了配蒜末,孩子说比肯德基薯条还好吃。
周末全家总动员试做新菜谱,小外甥最讨厌吃空心菜,这次我们改成爆炒。热锅放油烧烫,蒜末炸金黄立刻倒菜,大火快炒一分钟。叶子一软就加盐,总共不超过三分钟出锅。颜色翠绿还带着焦边,孩子尝了下说“有烧烤味”,一口气吃了半盘。
三文鱼煎之前要在表面划刀,这样入味又不干柴。我家用柠檬汁代替酱油,配上黑胡椒。煎的时候控制火候关键,两面金黄鱼皮就酥了。孙子边吃边问我能不能每周都吃,搞得我手忙脚乱想囤货。
最难的是猴头菇炖鸡汤,泡发时间要够,不然嚼不动。焯水去腥那步很关键,水开后撇沫子,加料酒去味。炖两小时后汤色奶白,猴头菇吸饱了鸡肉香,孙子说比上次火锅店的鱼丸还Q弹。
现在我总结出门道,补阳不一定非得喝浓汤。金针菇烧鸡蛋简单快手,孩子放学饿了五分钟就能搞定。金针菇炒软加入炒好的鸡蛋,最后放葱花,鲜香味儿扑鼻。有次孙子偷吃了两碗米饭,还把盘底舔得干干净净。
鱿鱼圈焯水别超两分钟,久了口感发硬。我试过姜片爆锅后放鱿鱼,加生抽和糖调味。出锅前撒葱花提香,孙子说像便利店买的关东煮。现在他追着要吃,还说下次能加海带芽吗。
山药排骨汤要挑新鲜山药,断面白净没黑芯。和胡萝卜一起炖,胡萝卜先切块才能均匀吸味。炖到排骨脱骨时放盐,汤喝起来清甜不腻。隔壁小孩听到香味跑来蹭饭,被他妈妈笑话“成讨饭的了”。
其实这些菜谱就是换种做法,把传统养生食材变成孩子爱吃的口味。泥鳅汤不咸了,空心菜不腥了,三文鱼有新吃法。关键是要根据孩子喜好调整调料,多试试才知道哪种方法奏效。现在我表弟家冰箱天天囤着这些食材,周末全家轮流下厨,孩子不知不觉体重都长了两斤。
菜场卖海鲜的张叔说,最近买泥鳅的人明显多了,有家长专门问怎么做才不腥。看来不只是我们一家在琢磨这个,大家都在想办法让孩子吃得健康。反正我觉得,只要不放弃尝试,总能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。
金领速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